前陣子看到網路上一篇文章,提到一句話很有意思:

窮人思維對我們的第一個影響,就是喜歡用時間換錢。

常見的例子有:

1. 買東西花了數個小時貨比三家,省下的卻只有幾十塊錢
2. 為了免費得到價值沒多少錢的東西徹夜排隊
3. 願意花數十小時在沒有成長性的工作上,假日卻不願多花一小時充實自己

到底這種「用時間換錢」的想法是怎麼造成的?

該如何改變這種思維方式?

繼續往下看
 

窮人「量入為出」,富人 「目標導向」

一位窮人遇到了上帝,
他向上帝抱怨他自己一無所有、富人卻能不勞而獲。

於是上帝找來了鎮上一位富人,
並拿走了他們富人所有的財富,對他們說:

「你們兩人現在都是一無所有,我給你們一人一座礦山,半年後看看誰比較有錢。」
說完上帝就離開了。

窮人和富人帶著工具,開始上山挖擴。

窮人因為多年貧困鍛鍊出強壯的身體,
於是第一天就挖了許多的礦,帶到鎮上去賣,
而富人體能稍差,挖的礦只有窮人的一半。

不出一個月,窮人生活已經得到大幅的改善,
開始貸款買車、買房,生活品質有了很大的改善。

但三個月過後他發現,
鎮上的礦石價格開始不斷下跌,

他開始增加每天工作的時間,
但即使一天工作12小時,
他採的礦卻仍是不足以支付自己的貸款。

當窮人再也付不出自己的龐大的貸款利息時,
他決定去找富人,想一探究竟到底發生什麼事。

再次遇到富人時他非常的訝異,
因為富人早已經恢復了過往的財富,甚至賺的更多。

於是窮人向他請教是如何辦到的。

富人用錢買時間,窮人用時間換錢

「我的目標是如何在半年內,創造最大的價值。」富人緩緩說道,

原來,富人從第一天,

就已開始熟悉礦山的情況、礦脈的含量和品質,找來專家鑑定,
很快的他就找了專業挖礦公司合作,並開始進行大規模的開採,
也靠著將礦山所有權狀抵押給銀行,取得資金,

買下附近的礦石精煉廠的所有權,讓他的礦產有機會進一步加值,
而新成立的事業體,也準備讓股票上市。

「我過去並不熟悉礦業,這半年來也遭遇各種困難,但每天我都在擴展這產業的人脈,以及設法取得資金和資源。也曾經有好一陣子資金一直軋不過來,但現在終於穩定了。」

https://rich01.com/blog-post_25/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ve5990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